中学生学习心理(科目二)
总分:33分
理解为主,比之前的好记哦
专题一:认知过程
考点1:注意的分类
例子型 单选题
- 无意注意 (不随意注意)
- 没有预定目的、无需意志努力(突然发生的)
- 有意注意(随意注意)
- 有预定目的、需意志努力(不熟练 – 学习、考试)
- 有意后注意(随意后注意)
- 有预定目的、无需意志努力(非常熟练 – 老司机开车)
考点2:注意的品质
- 注意的范围(数量)– 一目一行、一目十行
- 注意的稳定性(时间)
- 注意的分散(分心)
- 注意的分配(一边。。。一边。。。)
- 注意的转移
- 注意的起伏 – (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) – 不能人为避免
1 | 辨析题(下面👇) |
(1)注意的分散 vs 注意的转移
前者无意识、被动;后者有意识、主动
(2)注意的分散 vs 注意的起伏
前者可以通过人为斗争避免;后者不可避免
(3)注意的分散 vs 注意的分配
前者无意识;后者有意识
考点3:感觉的一般规律(感觉现象)
(1)感觉适应
- 视觉适应 – 明适应(暗—>明)| 暗适应(明—>暗)
- 嗅觉适应 “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”
- 肤觉适应
(2)感觉对比
- 同时对比 — 黑人牙很白
- 继时对比 — 喝完药之后再吃糖,糖格外的甜
(3)感觉后象 – 刺激已经停止了,但是感觉保留下来了
(4)联觉 – 多种感觉(看到红色我们感觉很温暖)
考点4:知觉的特性
- 选择性:对象与背景 – 万绿丛中一点红
- 整体性:部分与整体 – 窥一斑而知全豹
- 理解性:用已有经验去认识 – 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
- 恒常性:知觉条件改变(距离、时间。。。),知觉映象不变
考点5:记忆的分类
- 记忆内容:形象记忆、情绪记忆、逻辑记忆、动作记忆
- 记忆内容保持时间:瞬间记忆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
保持时间 | 记忆容量 | |
---|---|---|
瞬时记忆(感觉记忆) | 1s以内 | 容量较大 |
短时记忆 | 1分钟以内 | 5-9个组块 |
长时记忆 | 1分钟以上 | 容量很大、无限 |
瞬时 –> 短时(注意);
短时 –> 长时(复述)
- 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:陈述性记忆、程序性记忆
- 陈述性记忆 — 是什么 – 我记住了夸美纽斯的著作是《大教育论》
- 程序性记忆 — 怎么做 – 我记住了怎么打球
考点6:遗忘的原因
- 遗忘的原因
- 记忆痕迹衰退说
- 干扰抑制说
- 前摄抑制:前对后的干扰
- 倒摄抑制:后对前的干扰
- 动机说 – 情绪受到了压抑 – 紧张、害怕、激动、不愉快
- 提取失败说 – 小明遇到了原题,可就是想不起来了
- 遗忘的规律
- 规律: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,遗忘的进程不均匀,先快后慢的特点
- 启示:及时复习
考点7:思维的种类
- 凭借物:直观动作思维、具体形象思维、抽象逻辑思维
- 逻辑性:直觉思维、分析思维
- 指向性:聚合思维、发散思维
- 创新性程度:常规思维、创造性思维
考点8:创造性思维的特征
- 流畅性: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(同一类型 数量多)
- 变通性: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,变通性越高(不同类型)
- 独创性:新奇独特
考点9:问题解决
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
- 发现问题(首要环节)
- 理解问题
- 提出假设(关键环节)
- 验证假设
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
- 思维定势
- 思维定势的影响(辨析题):环境不变,积极影响;环境变了,消极影响
- 功能固着
- 功能固着的影响(辨析题):只有消极影响,不利于创新
- 原型启发:在其他事物或者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启发
- 思维定势
考点10:想象的分类
- 无意想象 – 没有预定目的
- 有意想象 – 有目的的
- 再造想象 – 读小说
- 创造想象 – 写小说
专题二:学习与学习理论
考点1:知识学习的种类
- 任务复杂程度
- 符号学习:数字、字母、单词
- 概念学习:“三角形是三条线段相交组合而成的闭合三角形”
- 命题学习: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– 概念之间的关系
- 认知结构关系
- 上位学习(总括学习):小 –> 大
- 下位学习(类属学习):大 –> 小
- 组合学习:概括水平一样大
考点2:技能的形成
- 技能: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;练习是形成各种技能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
- 操作技能 – 动作技能、运动技能
- 操作定向 – 知道做什么,怎么做
- 操作模仿 – 多余动作多,不熟练
- 操作整合 – 多余动作减少,形成了定型、一体化的动作
- 操作熟练 – 多余动作消失,高度的自动化、完善化
- 心智技能 – 智力技能、认知技能
- 原型定向
- 原型操作
- 原型内化
- 操作技能 – 动作技能、运动技能
考点3: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
- 获得与消退
- 获得:建立条件反射
- 消退:条件反射消失
- 刺激的泛化与分化
- 泛化: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(对刺激分不清)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
- 分化:只对条件刺激有反应(对刺激分得清)
考点4: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
强化原理
项目 | 条件 | 行为发生频率 |
---|---|---|
正强化 | 给愉快刺激 | 行为发生频率⤴️ |
负强化 | 摆脱厌恶刺激 | 行为发生频率⤴️ |
惩罚 | 给厌恶刺激 | 行为发生频率⬇️ |
消退 | 不理 | 行为发生频率⬇️ |
考点5: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
观察学习
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:
- 直接强化 – 直接模仿榜样,然后我被表扬了
- 代替性强化 – 我看到老师表扬了小明,所以我准备模仿了小明
- 自我强化
考点6:桑代克尝试错误说
- 实验:盲目尝试 –> 逐步减少错误 –> 再尝试
- 学习定律
- 准备律(预习)
- 练习律(做题)
- 效果律(反馈) –> 最重要
考点7: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收学习理论
- 有意义学习(一级简答)
- 有意义学习实质: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(内在的)和实质性(非字面)的联系
- 有意义学习条件:
-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
- 有意义的学习心向
- 适当的旧知识能与新知识产生联系
- 先行组织者: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
考点8:建构主义学习理论
一级简答
- 知识观:
- 解释、假设(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可变的)
- 情境性(知识具有情境性,要把知识放到情境中去应用)
- 学生观:
- 学生经验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
- 学习观:
- 主动建构性
- 社会互动性
- 学习情境性
专题三:学习心理
考点1:学习动机分类
1、一般分类
- 动力来源
- 内部学习动机 – 内在需要
- 外部学习动机 – 外部奖励
- 目标远近
- 远景性动机 – 长远目标
- 近景性动机 – 近期目标
- 与活动的关系
- 直接动机 – 直接兴趣、结果
- 间接动机 – 社会意义
2、奥苏贝尔分类(内驱动)
- 认知内驱动: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 – 好奇、兴趣 – 最稳定
- 自我提高内驱动:为了赢得相应地位 – 班长
- 附属内驱动: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 – 儿童早期最突出
考点2: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
- 倒U型曲线关系,即中等程度的动机,学习效率最高
- 耶克斯-多德森定律
- 面对难度较大的任务, 最佳动机应该较低
- 简单的任务,最佳动机应该较高
考点3:学习动机理论
- 强化理论:受到强化之后产生的 – 上课举手问问题,老师表扬该同学
需要层次理论
- 马斯洛
- 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
- ✌生理需要 –> 安全的需要 –> 归属与爱的需要(社交需要) –> 尊重的需要 –> 认知需要(求知需要) –> 审美需要 –> 自我(自我价值实现)
- 最低:生理需要;最高:自我需要
- 自我效能感(自信心):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–> 成败经验
成败归因理论:韦纳(能力、努力程度、工作难度、运气、身心状况、外界环境)
- 可控的只有努力程度
- 稳定的只有能力和工作难度
- 习得性无助 – 把失败归因于能力,破罐子破摔
- 成就动机理论:趋向成功(50%难度的任务)+ 避免失败(难、简单)
考点4:迁移的种类
- 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
- 水平迁移:同一抽象概括水平
- 垂直迁移:不同抽象概括水平
- 迁移的方向
- 顺向迁移: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
- 逆向迁移: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
- 迁移的内容
- 一般迁移:原理、方法、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(阅读技能到具体的语文学习)
- 具体迁移:具体内容(学习日、月到学习明)
倒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。(❌)
该说法错误。
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。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逆向迁移。两种学习之间是干扰作用属于负迁移。因此,倒摄抑制是一种逆向负迁移。
故题目说法错误。
考点5:学习策略分类
- 认知策略:对象是学习材料
- 复述策略(重复):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;多种感官参与;画线、圈点批注
- 精细加工策略(理解):记忆方法;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做笔记;提问;生成性学习
- 组织策略(整合):列提纲;利用图形;利用表格、归类
- 元认知策略:对象是学习活动
- 计划策略(学习之前):设置学习目标;产生待回答问题
- 监控策略(学习之中):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
- 调节策略: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检查;发现问题、采取补救策略